18、第 18 章(4/4)
杜氏:“是该去,咱们家来邻山村半个月了,还没去拜访过邻居,到底不好。”顾稳也是这样想,和罗大郎去张家后他才知道,张家是五年前流放到松江城的,开了五年荒,今年才得了自由,换了民籍。
“张家在东源县那边开了一年荒,然后来的邻山村。张兄说这儿人少,清净,五年期满后就把户籍落到这儿了。”
顾文卿好奇:“张家因为什么流放?”
“唉,张家也是倒霉。”
张世南流放前先皇还在,那会儿张世南才进太医院当太医,正巧碰上太子病重不治,他虽不是主管太医,到底受了牵连。
五年前顾稳还是工部员外郎,以他们家的地位,家中纵使有人生病,也没资格请太医,但是京城内说到姓张的太医,杜氏想到一个人。
“这个张太医,不会是山东青州府那位神医的后人吧?”
“那位张神医是张世南的祖父。张神医过世后,张兄的其他兄弟叔伯,都在青州自家医馆里坐诊,或是做药材生意。张家只有他这一个在医术上有些天分,年纪轻轻就考进了太医院。”
“哎哟,可惜了。”
顾佑安看她爹:“一个新进太医院的年轻人,就能接触到太子了?”
顾稳赞赏地看了女儿一眼:“安安问到点上了。”
张世南的祖父曾是太医院掌院,说不准太医院里就有他祖父曾经的敌人给他挖坑。
顾佑安道:“也可能是见他二十来岁就靠本事进太医院,有人怕他又是下一个神医,忌惮他,提前扫清障碍。”
杜氏叹道:“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,没有容易的。”
顾稳嗯了声:“正是这话。”
顾文卿吃饱了,放下碗筷,笑着道:“我看安安很适合官场,我就没见过哪个小娘子像她这般明白的。”
顾佑安淡淡一笑,在大周朝,小娘子再聪慧又能如何?
安安开了慧,又曾学得一般本事,却没有往上走的机会,顾稳也觉得可惜。
爹娘和哥哥都替她可惜,顾佑安却不觉得,当不了官,还可以做其他事情,经商、种地或是学医、读书,不拘哪种,虽然难了些,还是要尽力去学门本事。
大周朝不比现代,越是难越是要手握资源,说不准就这就是全家的生路。
在顾佑安看来,大周朝政权不是很稳定,说不准哪日就乱起来了。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,还是早做打算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