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旧事(2/3)
有的是凭借真心。盛乔在书院虽然被众星捧月,可她仍然觉得孤独,直到虞思敏到了书院之后,盛乔无处盛放的热情和保护欲终于有了用武之地,两个人很快成了最好的朋友。
她们每天一起上课读书,一起做功课,一起被夫子罚。
盛乔一直觉得,虞思敏是她最好的朋友。
后来她十三岁生辰时,虞思敏约她到长安郊外的金光寺玩。
除了去书院,盛乔一直不怎么出门,那金光寺也只在小时候跟着兄姐们去过几次,家里人不放心,于是叫了许多护卫和丫鬟跟着她们。
虞思敏却说她们出来就是想玩的,这么多人跟着也是束手束脚,不如把他们甩开。
盛乔其实也这么觉得,没有多想就把那些扈从都扔下了。
金光寺是在山上,后山种满了桃花,虞思敏带她爬山赏花,盛乔正乐不思蜀时,虞思敏忽然说身体不舒服,让她等一等。
盛乔就在半山腰的凉亭里等她,可不知等了多久,可始终没有等来虞思敏的影子。
她担心虞思敏出事,想去寻她,最后却在满山桃花后山里迷了路,直到天都黑透了,她才被家里派来的人找到。
她生辰在初春,天气还没回暖,在山上冻了一下午,回去就发了高热,险些去了半条命。
一向好脾气的阿爹都发了火,虞家父母登门道歉,被他直接轰出了门。
盛乔担心虞思敏会受罚,还和爹爹说情,后来虞思敏与她哭着道歉时他,她也很快原谅了她。
她以为虞思敏是突然遇到了什么急事,又或许也和她一样迷了路。
可直到那天她无意间听到虞思敏和惠国公府的朱七娘子说话时,才知道她竟然是故意那么做的。
惠国公府是皇后母家,又是七大世家之首,朱七娘也是书院里唯一一个不和盛乔结交的人。
不过两人一向井水不犯河水,盛乔性子软,不和任何人起冲突。
但不知为何,朱七娘一向看不惯盛乔。
不过其他的学子虽然畏惧朱家,却也不敢得罪盛乔。
只有虞思敏。
盛乔不明白她为何要那么做,想去问,却在推门的那一刻胆怯了,她很怕会是自己的原因。
但在那次之后,她再也没有理过虞思敏,虞思敏大约也发现了事情暴露,没再纠缠,转而去和朱七娘好了。
直到几个月后,虞思敏又来与她道歉,她才终于知道了原因。
原来那时虞思敏的阿爹的顶头上司正是惠国公的亲弟弟,虞思敏不敢得罪朱家,只能听朱七娘的话。
虞思敏那日在盛乔跟前哭了很久,也说了很多到长安之后的委屈,最后请求盛乔原谅她。
盛乔一向心软,那天却难得坚决地摇了摇头。
再后来虞思敏又到盛家找她,她干脆告诉把这件事告诉了阿爹,再之后,虞家就举家离开了长安。
盛乔知道,这是阿爹在为自己出气,她应该觉得痛快,但也忍不住怀疑自己,毕竟虞思敏也真的对她很好,她这么做会不会有些太绝情了。
她曾用这话去问过郑墨,郑墨虽然没说什么,可她能感觉到,郑墨也是觉得虞思敏罪不至此。
不料徐肃年听完,却很是坚决地说:“不,你做得对。”
盛乔一下子顿住,抬头看他。
徐肃年问:“你知道虞娘子为何要过了几个月再去找你和好吗?”
盛乔摇了摇头。
徐肃年说:“据我所知,虞家二娘子曾和惠国公府的郎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