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1/28)
第51章 第51章初雪夜青凝从立雪堂出来的时候,天色尚早。
她站在园子里踌躇了一瞬,决定去一趟方塘水榭。毕竟崔老夫人给的那卷佛经还在崔凛手上。
方才崔凛早早便出了立雪堂,倒是青凝同崔家几位小娘子又多逗留了会子。
秋日过后,方塘水榭周边的芦苇开出一蓬蓬白色的芦苇花,夹岸复连沙,枝枝摇浪花。
青凝穿过碧水桥,站在方塘水榭的门边,瞧见崔凛正在水榭中看公文,出声道了句:“世子,我我来拿老夫人给的佛经。”
里头的人没回应。
崔凛这会子已换了家常月白直缀,束墨发,簪玉冠,侧影冷冷清清,山巅白雪一般。
青凝默了一瞬,只好又道:“世子,烦请把老夫人给的佛经还我。”
里头的人还是不应,青凝咬咬唇,扬起头:“二哥哥,我来拿佛经。”
崔凛终于抬起头,嘴角带了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,对青凝道:“过来。”
青凝只好进了方塘水榭,又低低重复了句:“烦请把佛经还我。”
崔凛将手中狼毫放下,轻轻敲了敲桌案:“安安,你须知老夫人最是虔诚。你一手小楷,写的多少有些不成样子,若是便这样抄了送过去,定要被老夫人苛责不敬神佛了。”
他说着,指了指窗边的小几:“先去抄几页我瞧瞧,可能入了老夫人的眼。”
青凝转眸,就见水榭的落地立窗前新添了张罗汉榻,上头的小几上,正放着老夫人给她的那卷佛经,并一应笔墨纸砚。
青凝犹豫了一瞬,只好转去榻上抄佛经。
她这几日心思重,懒怠拿笔,一连费了几张纸,才终于起了头,待抄完一页经书,抬头却见崔凛正站在她身侧,修长的影子压下来,同她的叠在一处,缠缠绵绵的摇晃。
青凝一愣:“你”
那声“你”字还没说完,却听崔凛又道:“绵软无力,字迹潦草,重写一张。”
迫于他的威视,青凝抿抿唇,只好又写了一张。
这回不待崔凛说话,小娘子动作快的很,伸手便将那卷佛经揣进了袖中,低低道:“我我自知字写得不好,只书法一道,需得天长日久,方能有成果,哪儿是我这一会子就能改变的。待我回去慢慢抄,只需尽力便可,想来老夫人也是能体谅的。”
她说着跳下罗汉榻,便要回凝泷院,不妨一转眸,竟瞧见外头下雪了。
初冬的第一场雪,柳絮一般,纷纷扬扬落下来。
这会子,云岩已送了晚食来,就摆在方才的炕桌上,牛乳蒸羊羔,鸡髓笋,配一道荷花莲叶羹,都是滋补却清淡的菜色。
崔凛背手立在窗前,清冷又柔和的语气,却是依旧不容辩驳:“现下雪正大,用完晚膳再走。”
青凝看着脚尖没说话,最后还是又坐回了炕桌前。
崔凛向来食不言寝不语,两人沉默的用完晚膳,青凝起了身。
崔凛却道:“外头风雪未消,且让云岩替你拿件蓑衣去。”
云岩闻言便躬身退下了,顺手掩上了门,一时这静默的水榭中只剩下了她二人。
左等右等,却不见云岩回来。
崔凛转去书案后,拿出一叠藏经纸来:“安安,过来。”
青凝探头一瞧,竟是他替她抄的佛经。崔凛写得一手精妙行书,行云流水,气韵生动,曾被当世大儒称作行书典范,在这京中也是墨宝难求,今日竟仿着她的字迹,写起横不平、竖不直的小楷来,倒也是难为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