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小惩大诫(1/3)
“名字都记下来了?”朱祁镇出了廉政楼,对着侯宝问道。“皇爷您请过目。”侯宝将一张纸条呈了上去。
朱祁镇挨个名字看完,最后手指点了点纸条上最后一个名字,冷笑连连:“谁给他的胆子,敢私下嚼舌头根子!”
侯宝低着头不敢接话,这也不是他一个太监敢评论的,皇帝最忌讳太监干政,他若是接了话估计眼前的荷花池就是他的葬身之所。
“让李时勉到后面的小竹林里等着朕!”朱祁镇撂下一句话,径直朝竹林而去。
竹林不大,却也是郁郁葱葱,竹林的中间,有一个小凉亭,凉亭下,微风阵阵,让人说不出的舒爽。而李时勉却感觉这风有些凉。
皇帝突然让人把他半道叫到了这里,从来到这开始,他的心跳就莫名的快了许多。
此刻他低着头,脑中不住的思忖着一会跟皇帝说些什么,可就在这时,一阵风吹过,李时勉不觉得打了个寒颤。
“你冷吗?”朱祁镇抬了抬眼皮,语气中带着些怒气。
“臣不冷,臣……”李时勉突然卡壳了,本来刚准备好的一番说辞突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了。
“最近这几个月都察院的差事办的不错。”良久,朱祁镇才缓缓开口。
“臣……唯有尽心竭力……”李时勉说的有些磕磕巴巴,不料皇帝根本不想听这些,直接打断了他的话。
“朕说的是都察院的差事办的不错,可没说你。”朱祁镇眼含怒气盯着他道。
李时勉心中大骇,后背冷汗直冒,他脑子飞速运转,可想来想去也不知道皇帝这话到底指的是什么。
见李时勉不说话,朱祁镇将那张写着人名的纸条拍在了石桌上:“看看!”
李时勉赶紧弯腰上前,双手捧起那张纸条看了起来。
前面几个人他听说过,都是六部的官员,也是今天参加培训的主力,可当他看到最后一个名字时,他愣住了:李衎,他的大儿子。
李衎,李时勉三个儿子中算是最有出息的一个,如今在礼部精膳司任从五品员外郎,相当于精膳司的二把手。
这精膳司平时主要负责的是皇家宴会等事务,看似是个清闲无比的部门,可这个部门却还有一个让别人无比眼馋的差事:负责宫中每年的藏冰、出冰事宜。
这可是个肥差,每年冬天,皇家都要从附近的太液池或者昌平等地采买大量冰块,藏于冰窖之中,以供来年天热时宫中贵人们享用。
采买冰块,耗时耗力还非常损耗银钱,仅采冰一项,里面的油水就很丰厚,下面的人想要贪钱,手段多的是,如:夸大运输损耗,冰块运输需密封稻草、棉被隔热,贪官常以“融化损耗”为由虚报数量。如实际运输损耗仅三成,却谎称损耗七成,多报的冰块费用直接私吞。
在比如虚抬采冰成本,冬季采冰本需支付劳工工钱,官吏通过虚增人工数量或抬高单价套取资金,甚至谎称“冰层薄需深挖”等理由追加预算。
再者就是垄断供应渠道:因礼部常指定特定冰窖或商行供货,这就造成了他们勾结商人抬高冰价,差价由官吏与商人瓜分。例如明代内务府采买皮箱时,太监将单价6两的皮箱虚报为60两,从中牟利。
更有甚者直接向下面人索取“茶水费”:冰块验收环节需打点官吏,否则以“冰块尺寸不达标”“杂质过多”等借口拒收,迫使供应商额外支付“通关费”。
其它还有什么以次充好,以小充大等手段,总之,皇家的羊毛他们是想尽办法都要薅,反正皇帝也不会亲自查验,还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朱祁镇废